学术带头人李佛保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荣誉主任。
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和研究近50年,擅长骨科专业,尤其在脊柱侧弯、驼背畸形、颈胸腰椎疾患、骨肿瘤、断指(肢)再植等的手术治疗,以及脊髓诱发电位、骨质疏松的研究有较深造诣,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开拓黄埔骨科,至今中山一院骨科发展到220张病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肿瘤科、显微外科、手外科、创伤骨科等6个专科的规模。成为中山一院和广东省的重点学科。主持和参加的国家、卫生部、广东省科研基金项目26项;核心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约160余篇。主编专著《脊柱畸形截骨术》,《老年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及参与编著8本。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3、2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一等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骨科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学会脊柱学组委员、骨质疏松学组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等副主编。《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关节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编委。
基金、文章及著作编写
主持和参加的国家、卫生部、广东省科研基金项目26项;核心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约160余篇。主编专著《老年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合作主编专著《脊柱畸形截骨术》,参与编著:《实用创伤外科学》、《脊柱外科临床手册》、《临床骨科学》、《骨科医师进修教程》、《颈椎外科手术学》、《脊柱创伤外科学》、《脊柱外科学》、《脊柱侧凸三维矫形》等。主持的研究项目《诱发电位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和《骨肿瘤的诊治》分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3、2等奖。
临床与基础主要研究及特色优势内容
1、脊髓诱发电位 是国内最早开展脊髓诱发电位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单位。早在1980年我们即开展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1995年开始进行磁刺激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的系列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委攻关项目基金资助,并已申报省级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上述脊髓诱发电位的监测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疾病的术前检查和术中监护,提高了诊断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2、脊柱内固定器械的发明与应用 自行设计的“脊柱椎板切开线锯”及“双头螺纹加压空心螺钉”,已获专利;“复合椎间融合固定器”的研制获专利,并获广东省科委攻关项目基金资助。上述器械已应用于临床数年,取得良好疗效。解决了部分临床问题。另一种“PRSHSS脊柱内固定系统”获广东省科委攻关项目基金资助。
3、脊髓损伤基础研究 “内皮素与急性脊髓损伤的相互关系”的系列实验研究,获三项广东省卫生厅基金资助,取得了阶段性结果,发表学术论文8篇。是国内最早开展该项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得到同行的认可。
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
1、“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
2、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作用-获1996年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主持)。